家屋

#家屋 #母屋

象征

人象征化了自己对自然的理解。象征意味着将意义在目前的情境中解放出来,意义由此可以被转移。分野和特性的塑造共同创造了一个适合居住者自身的宇宙意象,一座房屋成为一个小宇宙,一个场所成为一个“中心”。

首先是天地的分野。海德格尔在定义“定居”时,宣称世界介乎于天地之间,世界是凡人居住的房子。由此,世界是一种“之间”,人所居住的世界就变成了“内部”,从而也界定了“外部”。

我们可以将内外部的分野粗略地划分为“自然场所”和“人为场所”,它们拥有简单的结构相似性。例如世界的上方边界是天,而建筑的上方边界是楼板和天花。

在这些潮汕房子的天花上,我们发现了一种一以贯之的“蓝”,它们又被广泛地应用到墙体和门窗的涂装上。因为类似的蓝色大量出现在东南亚的“中国房子”上,有人又称之为“南洋蓝”。但实际上,至少在本地的一些明代建筑遗迹中,这种将天花刷蓝的做法已经颇为常见。我更倾向于将这种行为理解为“自然场所”与“人为场所”之间的对应,是居住者对于苍穹的尊崇和仰望。而天井的出现又是对于天地联动关系的保留。这个巨大的上方开口,在很大程度上模糊着空间的内外关系。房屋固着在大地之上,负阴而抱阳,风、雨、光的交替灌入,让建筑与屋外的山环水抱再次形成同构。

在“洋楼”出现的几十年后,一些去除了蓝色天花和天井的新式建筑开始在规划有序的村庄中耸立,在遭遇现代性数百年之后,天地终究退场,关系开始崩坏。

潮汕的光

很大程度上,光改变了一切的质感和颜色,改变了观看天地万物的视角和时长,由此,光塑造了“地方性”。在潮汕这样的海岸地带,光随着剧烈变化的气候和霎时间的风起云涌持续地产生着变化。变化往往是富有戏剧性的,而在伴随着光线的变化而明暗交织的建筑是充满诗意的。在潮汕的语境中,人们往往也强调阴翳。哪怕是在朝暮时分,斜穿过天井的光束也无法抵达房屋中心的厅堂。在阴翳里,祖先的阴魂享受着房屋的庇护,穿过伙巷的南风略过屋外的水池,卷着热浪从天井迅速逃窜。

No.1 以家屋为方法?--环南中国海的潮汕洋楼漫步 #陈柏麒-首届泛东南亚三年展

兴村的红糖工坊

当地村民有煮红糖的传统,在松阳县一直颇有名气。原本是由各家各户分散煮红糖,在红糖工坊建成之后,工人被集中起来,不仅高效地利用了土地,工作环境也因从室外转移至室内而得到了改善。

#在工

#手工外发 #手工外放

建筑师在现场考察中还发现,煮红糖时土灶上会升起很重的水雾,工人们在水雾里穿梭,就像是在舞台上表演舞蹈,于是顺势而为,在屋顶上设计、安装了一排排聚光灯,专门用来照亮这些“舞蹈演员”。工坊化身为剧场,村民化身为舞者,在这个场景拍出的照片发到网上后,取得了相当好的宣传效果。

而宣传效果又产生了品牌效应,使得当年工坊生产的红糖的价格从每斤5元涨到了25元。

#人人都(不)是演员 #生活剧场 #剧 #戏 #角色 #综艺

#舞 #舞厅

❥生产队

兴村的红糖工坊是跟浙江省推行的乡村文化礼堂相结合的,所以它既是部分村民(即红糖手艺人)的共同空间,也是全体村民的公共空间。尽管平田村的改造项目的出发点是为了民宿度假,但也配备了乡村博物馆,而民宿大堂、咖啡馆、餐厅这样的商业项目其实也具有开放性和公共性。

#村 #邻里 #社区 #地方

图片截取自DnA建筑事务所官网

图片截取自DnA建筑事务所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