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破旧的玩偶 你的面具 你的自我 / 他们说 要带着光 驯服每一头怪兽 / 他们说 要缝好你的伤 没有人爱小丑
她们的头像常常是自己所爱的人的头像
一些南美部落相信,不同的人不一定是独立的存在。亲人之间,一个人的饮食会影响另一个人的健康。(Tylor 1865, cited in Sahlins 2013)
‣
‣
‣
‣
从1965年左右开始,“自我表现型婚姻” 成为理想状态;配偶双方期望他们的伴侣关系成为自我发现和个人成长之所在。在这一演变过程中,美国人变得越来越依赖他们的配偶以获得社会和情感层面的支持,而友谊沦落到了次要的地位。
‣
占人口大多数的穷人常常周围有亲人要照顾,比如生病的奶奶,贫困的父母,并且常常年纪轻轻就结婚生子,上有老下有小。同样是年轻人,原子化的较少被照顾,也较少照顾老人、小孩和亲戚。对原生家庭(一般指父母)的批评、结婚晚和不结婚、不生小孩等待体现了这一点。
‣是
‣
消费主义告诉你你想要什么物质追求,主流意识形态告诉你你想要什么精神追求。照顾常常意味着需要比想要更优先,他人需要什么比自己想要什么更优先,因此照顾让我们不困于自我。
它是一种经验性的,对于集体生活的认同。在工厂里,工人为什么不太关心心性?因为那是一种个人化的、由内而外的方法论。而在工厂中,你的主体性并不在你个人身上,而是在整个运转的机器和众多个体组成的巨大系统中。你每天的工作和下班之后的生活都是这个机体的一部分。一般我们会觉得这样的生活是一种悲哀,是集权的,是过度理性化的,是泯灭人性的。但实际在这个机器中,个体经验也可能是非常自主的,因为他知道自己属于哪一个部分,跟其他部分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协作关系,这种协作是大家共同创造出来的集体智慧的产物。这种关系也曾经可以是民主的,可以让个体在里面获得尊严感。
你甚至可以说,这个有机运转的机器或者系统本身就是一个生命。那么,这样的一个生命它思考什么问题?它当然思考的是我生产什么、为了谁去生产、**我生产的东西会把这个世界带到什么地方去、我想把这个世界建设成什么样子,而不会是向内的问题。**我是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工人阶级身上那种集体主义人格,以及他们向外、向世界的提问方式的。只要这个生命能够有机地、良好地运转,那你就像是这个生命体的一个细胞一样,其实不太需要去思考个人的问题。你的孩子也不用自己去养活,而是在一个单位社区或者邻里关系当中成长。基本的社会单位并不是核心家庭,而是工友社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