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 vernacular
『都市麒麟』是参考传统的纳西族麒麟舞的diy当代民俗,这一次我们在浙江龙游,清明节(4.4-4.6),有三天时间来解压这场几百年前流亡到纳西的濒危民俗。用现代民俗的角度我们一起制作面具,寻找乐器发声,肢体动作排练,全员大合奏,有点异想天开[发呆]欢迎山寨校友们加入!对了,如果是麒麟小组,可以自带帐篷,我们会住进一些空建筑,延续活下去之家,真真民间艺人!(ᕑᗢᓫ∗) 不好意思这次通知太晚了,有什么比在周一早上买一张去参加世界末日级民间艺人培训班的车票更疯狂的事情呢!
*所谓的“当代民俗”diy“vernacular”,我引用了《大家的民俗学》岛村恭则的观点,在他看来,民俗学的研究应该是与普遍、主流、中心的立场相对的事物,强调民俗学的反霸权主义、反启蒙主义、反普遍主义等,寻找各国间的共性。 “所谓“俗”,包含下述四重含义中的某一个,或是它们的任意组合。这四重含义分别是:(1)与支配性权力相左的事物;(2)无法完全用启蒙主义之理性来解释的事物;(3)与“普遍”“主流”“中心”的立场相悖的事物;(4)与正式制度保持一定距离的事物。”
第一天:制作面具,介绍麒麟戏概况,讲解制作步骤和面具展示,纳西麒麟戏记录片放映,一边看纪录片一边制作道具,互相认识彼此。
第二天:排练:寻找乐器发,肢体动作。
第三天:所有参与者一起表演。
可参与人数:15-20人
门槛:不需要任何音乐,舞蹈,戏剧基础,男女老少都可以参加。